进入老年模式 无障碍阅读
简体 繁體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嘉兴市2021年科技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2- 02- 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字号:[ ]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技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始终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可达3.4%,创历史新高;主要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现就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新性亮点工作

(一)围绕建设“G60科创走廊”,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G60科创走廊(嘉兴段)建设,优化整合各类合作交流、成果转化渠道,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一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牵头组建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围绕农业科技前沿和重大民生需求开展联合攻关。支持一体化示范区嘉善片区建设,嘉善复旦研究院项目落地,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平台成功上线。参与组建杭州都市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二是实施G60科创走廊专项行动。出台《嘉兴G60科创走廊建设专项行动2021年重点任务清单》。组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路演中心联合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光伏协同创新产业联盟。2021年,共举办各类科创路演活动184场,签约落地项目329个、总投资97.9亿元;实现技术交易额149.5亿元。三是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展百场科技对接交流活动,发布科技成果779项,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需求462个。成立嘉兴市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围绕技术创新建立高校院所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常态化交流机制。

(二)围绕打造“科创湖区”,完善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

加快布局建设科创湖区,依托湖区平台推进高新区、创新载体、孵化机构等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高新区能级。启动嘉兴秀洲高新区(国家级)更名为嘉兴高新区,已上报国务院,争取尽早完成更名,并以此推动全市高新区+县(市、区)分园的“一区多园”建设。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56.54亿元,居全省第三;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7.7%。二是实施共建创新载体战略。深化校地合作(浙大嘉兴研究院、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南科大嘉兴研究院),院地合作(清华航发院嘉兴分院、中标院长三角分院),企地合作(中电科南湖研究院、中核同位素研究院),军地合作(柔性电子技术科研重点实验室、南湖实验室)。三是支持现有平台做大做强。围绕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联合清华大学共建柔性电子技术JS科研重点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深入实施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深根计划”,打造“1+N”综合科创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南湖实验室、中电科南湖研究院等建设发展,培育提升硬核科研力量。

(三)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现代科技治理体系。

围绕“项目、平台、人才、资金”四位一体创新资源配置导向,优化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创新科技人才服务模式,加快推进科技领域数字化改革。一是完善科研攻关机制。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通过“备案制”等方式打通市县(区)两级科技计划,推动全市项目、资金统筹。完善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推行“负面清单+信用管理”模式,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实施“揭榜挂帅”专项,形成“主体出题、政府立题、市场破题”协同机制,发布技术需求321项、成果转化需求170项。二是创新人才服务模式。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嘉善、青浦、吴江)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互认。推动平湖、金山外国高端人才互认试点。创新推广外国人来华“一件事联办”,审批时间由3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三是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根据省科技厅部署和要求,精心设计、推广“浙里加计扣除”“G60科创路演中心”“海外工程师全周期服务”“技术经纪人赋能与管理”4项应用场景,2021年全部被列入省科技厅数字化改革试点。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攻关能力加速提升。一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进口替代。加大产业领域“卡脖子”攻坚,取得了一批成果:卤化丁基橡胶品质提升、资源利用及反应器研发等方面创新突破,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该领域被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巨头“卡脖子”的问题;通用型高效钢轨磨铣车研发及产业化成功替代了奥地利LINSINGER等公司的同类产品,实现完全自主国产化;宽波段自清洁太阳能减反膜等前沿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打破了荷兰帝斯曼(DSM)等跨国企业的技术垄断。二是推进重点研发项目实施。对标断链断供风险点,梳理编制“四张清单”,2021年共上报省科技厅“四张清单”项目171个。围绕“实现技术安全自主可控”和“抢占科技制高点”,全力组织申报2022年度“尖兵”“领雁”计划项目,共立项40个,同比增长90%,创历史新高,项目涵盖工业、社会发展、农业、国际科技合作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全市共有35家企业获得立项支持。三是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成立了嘉兴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优势(领军)企业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组建创新联合体,2021年已组建泛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3个产业协组。

(二)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创新链产业链进一步融合。一是推动科技企业倍增。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和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加大科技企业引育力度,形成“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制定并实施《嘉兴市制造业创新强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3年)》。2021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9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04家;新认定省创新型领军企业4家,居全省第一。二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等机构建设,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率和研发机构设置率。支持龙头企业创建或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共建新型研发机构。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率达87.07%、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76.03%;规上工业研发费投入388.51亿元,居全省第三;新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80家、省企业研究院32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3家,均居全省前三;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淀粉结构精准设计及其产品创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多功能差别化聚酯纤维绿色制造与应用技术集成创新”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是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现有孵化器、众创空间能级提升,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孵化机构建设,发挥好孵化机构引育科技企业的作用。嘉兴共有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科技部火炬中心2020年度考评优秀,评优数量居全省第二,取得最佳历史成绩。

(三)聚焦科技人才引育,人才创新驱动全面升级。一是布局人才孵化站点。在国内外科技资源富集城市建设域外孵化器,孵化移植和招引人才,新认定省海外创新孵化中心1家。发挥企业和平台载体的引才作用,全面实施项目合作,新认定省外国专家工作站1家。二是开展人才招引活动。结合人才工程,积极开展科技人才招引活动。举办“浙江省海外高层次数字经济人才对接交流会”等活动3场,实现人才供需两端精准对接。三是推进科技人才计划。扎实推进省“万人计划”、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省海外工程师等各类科技人才计划。2021年,省“万人计划”入选10人,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入选7个,均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二;省海外工程师入选87人次,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嘉兴市科学技术局主办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环南路1469号中南大厦8楼 邮编:314050 电话:0573-82159809 传真:0573-82159810 邮箱:zjjxkjj@163.com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9003411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330400004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307号

技术支持:嘉兴市中科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