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无障碍阅读
简体 繁體

首页 > 科技动态
嘉善县打造世界级祥符荡科创绿谷 湖区科创资源集聚蝶变升级——“创新嘉兴”大会战工作简报2021年度第3期

发布日期: 2021- 04- 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字号:[ ]




【编者按】根据“创新嘉兴”大会战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创新企业研究院建设专题会议工作部署及《2021年强势推进“创新嘉兴”大会战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嘉善县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明确重点打造的创新组团,依托北部的祥符荡湖区资源,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全面开展规划布局,积极打造“七星伴月”的创新生态组团,阶段性成效显著!

4月14日,“创新嘉兴”大会战工作专班专赴嘉善县,就祥符荡科创绿谷相关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针对祥符荡科创绿谷整体建设情况开展交流探讨,积极推动嘉善县落实科创湖区建设各项工作。



嘉善县打造世界级祥符荡科创绿谷

湖区科创资源集聚蝶变升级


祥符荡科创绿谷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重点打造的创新组团,也是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率先建设、集中示范的三个片区之一。建设世界级祥符荡科创绿谷将有效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双示范”建设,为打造“重要窗口”提供硬核科技支撑。

一、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全面开展规划布局

(一)基本情况

祥符荡科创绿谷重点依托嘉善北部的湖区资源,以“创智水乡”为功能形象,核心区(祥符荡创新中心)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以祥符荡为中心,以数字经济、高端教育、医疗大健康、高端商务为发展方向,环湖规划智慧学镇、创新总部、科技研发等七大水乡创新单元,形成“七星伴月”的创新生态组团,全面推进高端人才、创新资源集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高端配套提升,打造创新人才荟萃、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成果涌流、创新活力迸发的世界级科创绿谷和创新生态“智力场”。 

(二)发展目标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企业总部、高水平新型研发组织、头部创投风投机构、知名公共服务机构密集,塔尖人才高度汇聚,金融资本高度活跃,研发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高度发达,在医疗大健康、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百亿级规模的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落地。到2035年建立新型研发机构5-8家,各类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1000亿元,打造科技、产业、小镇、生态融合发展的长三角创新高地和世界级科创绿谷。

二、大抓落实、快出成效,全面推进工作进度

按照“半年全启动、一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总体工作要求,立足出建设形象、出显示度,大力开展产业平台提升攻坚战,着力打好规划编制、资源集聚、项目推进组合拳,推动祥符荡科创绿谷雏形加快显现,建设步伐加快。

(一)高起点编制科创绿谷规划

1.祥符荡创新中心。坚持规划先行,紧密衔接示范区总体方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50年不落后”为标准,对标深圳、雄安新区的规划水平,邀请同济大学匡晓明团队开展祥符荡创新中心城市设计。湖荡、生态、建设用地比例控制1:3:1。目前,该规划已进行多轮汇报,已召开县级专家评审会,成果基本确定。

2.嘉善国际会议中心。邀请知名建筑大师马岩松开展嘉善国际会议中心设计,拟选址祥符荡创新中心“七星伴月”规划布局的西南组团内,位于南祥符荡湖面西侧,规划用地面积约27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国际会议中心及其附属星级酒店、商业等设施(包括可容纳2000人的主会场及4500平方米的规划展示馆),总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地上6.3万平方米、地下2.3万平方米)。

(二)高标准导入高端科创载体

1.中国科学院。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科发局、微电子所、半导体所进行多次对接,初步明确由中科院上海分院在祥符荡科创绿谷建设科技创新、技术孵化、科教融合和科技交流中心“四个中心”,引进一批前沿技术和重大项目,解决嘉善“发展洼地”痛点。由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牵头编制中科院与祥符荡科创绿谷的科技合作规划,目前已形成初稿。联合举办中科院百名科学家嘉兴行嘉善专场活动,近20家中科院科研院所的专家齐聚嘉善,发布新材料、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多领域科技成果。

2.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签署深根计划合作协议,共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善创新中心”,重点围绕生命健康、智能传感等核心领域打造综合科创平台,助力嘉善产业提升和科技创新。推动举办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主题年会暨半导体及智能传感器论坛,近200名半导体、生命健康和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专家参加。目前,正加快推进纳米生物医学研发中心等在谈项目和储备项目的工作进度,争取早日取得实质性成效。

3.浙江大学。与浙江大学签署智慧绿洲项目的框架协议,融合世界先进科创园区、未来社区等建设经验,实现“研发-教育-产业-创意-生活”等主体功能的有机组合与互联互通,打造综合行政、核心研发、卓越教育、产业孵化、高端智库、创意展示、生活服务等七大功能模块,围绕未来环境等多个方面开展实验室建设。

4.复旦大学。基本达成共识,共建“复旦大学嘉善研究院”,依托复旦大学学科优势,围绕集成电路、通信电子、大数据、大健康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化推广,重点建设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开展集成电路产业重大前沿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建设,培育一系列重大引领性、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5.上海大学。双方共建“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将根据关键产业技术发展问题,形成技术研发和研究生教育、材料中试生产、基础件中试制造、服役评价和分析测试等四大板块,加快培育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在县内产业化生产,通过五年校地共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端基础件材料的科研与教学产业平台,解决国家在紧固件和轴承材料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三、改革创新、奋力突破,系统制定下一步计划

1.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学习借鉴西雅图联合湖南区、新加坡裕廊湖区、松山湖高新区等国内外知名科创湖区先进做法,在突出自身科创品牌、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以科创湖区建设促进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将立足知名科创湖区建设经验,努力夯实湖区建设的“核心基因”,将祥符荡科创绿谷打造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2.实施土地要素平衡保障。向内挖潜力,特别是针对永农问题,前期已将调整试点方案向自然资源部作了汇报,并根据自然资源部先行调整祥符荡创新中心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议,形成了调整补划方案,争取6月底获得自然规划部审批。同时,要向上争资源,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能够给予祥符荡科创绿谷用地保障支持,联合青浦、吴江共同申报国家重点项目,优先保障该区域土地收储推进和土地指标落实。争取对生态保护修复、乡村民俗旅游等项目实行点状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报批和开发建设。

3.加强自身筹集资金能力。以祥符荡创新绿谷建设为重点,联同北部新城开发、几大湖区组团建设,制定整体资金平衡方案,明确分期开发计划和投融资模式。如针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采取EPC+F模式,引入国有、省属大型建筑机构带资参与祥符荡科创绿谷的开发建设。此外,年底前,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倾斜,特别是在区域交通建设、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要联同青浦、吴江,以示范区名义争取更大力度支持。争取银行金融机构对祥符荡创新绿谷项目的低息贷款支持。

4.加快标志性成果建设。以国家层面举办示范区一周年现场会为契机,着眼出形象、树标杆,成立先行启动区工作专班,挂图作战、集中攻坚,完成总投资6.25亿元的26项年度重点攻坚项目,建成祥符荡科创绿谷规划展示馆,规划建设成果得到国家和省、市、执委会领导的高度肯定。目前,正围绕建党百年、示范区两周年等重要节点,重点启动南祥符荡环线绿道等7个重点项目,通过组建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建立会商机制,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进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等“大院名校”对接,吸引、导入一批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等优势科技创新资源。

5.打造世界级湖区创新聚落。依托祥符荡、马斜湖、汾湖、沉香荡、夏墓荡、中新湖、云湖等七个主要湖荡形成“北斗七星”湖区创新空间格局的创新聚落组团,构建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创新政策、数字云服务”环节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大力推行“政产学研金介用”一体创新模式,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人才、优秀创业团队、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载体,为世界级湖区创新高地,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嘉兴市科学技术局主办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环南路1469号中南大厦8楼 邮编:314050 电话:0573-82159809 传真:0573-82159810 邮箱:zjjxkjj@163.com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9003411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330400004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307号

技术支持:嘉兴市中科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