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无障碍阅读
简体 繁體

首页 > 防震减灾
平湖市以创新引领防震减灾体系建设连续八年获全国先进称号

发布日期: 2016- 03- 0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嘉兴市科技局 字号:[ ]



  去年以来,平湖市以科技为依托,围绕民生工程、突出社会关注的城市抗震设防、农村民居安全,大力提升防震减灾服务社会能力,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2015年度全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考核结果情况的通报》,平湖市获2015年度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成为浙江省唯一连续八次获得全国先进的县级单位。
  一是试行区域性规划编制。出台《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从规划入手提升区域抗震减灾能力,创造条件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提前启动调研考察前期筹备,科学论证完善实施方案,同步加强经费保障。安排7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地震小区划项目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参加嘉兴市以上调研先进地区地震小区划4次,组织赴宁波、南通等地震安全性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经验5次,确定平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率先实施10平方公里地震小区划,邀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专家组成论证小组,对方案设计的地震地质评价、地震活动性评价等7个专题进行反复论证,以避免小区划区域内过轻或过度抗震设防,达到该区域有效规划和利用国土资源,提高建设投资性价比,提升区域综合抗震设防水平。目前,完成地震小区划科研工作,科研报告已进入中国地震局审核;联合平湖市政府应急办、发改局等12个部门召开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论证会议,并明确编制范围以中心城区3个街道为主,面积198平方公里。把城市抗震防灾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总要组成部分,提高绿地系统、防水排涝规划等专项规划抗震防灾能力,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地震灾害。
  二是主推基层示范点建设。在农村地区,以广陈镇占地51公顷的“新港花苑”为目标区域,投入科研经费802万元,率先在全省试点唯一列入省重大专项的农村民居抗震安全示范工程,采用SBS改性沥青和约束砂垫层隔震减震技术提高抗震性能,同时,在城市持续深入开展地震安全社区建设和科普示范社区、省级地震安全小区建设。截至目前,农村民居抗震设防项目产生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各1项,发表科学论文18篇,争取省、市科研补助经费90多万元,该项目曾在全国东部十省市防震减灾工作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投入6万元保障省级安全小区御珑湾购买应急装备配置,带动开发企业投入25万元设立标志牌和灯光宣传牌并制作长300米、面积800平方米的科普宣传栏,指导梅兰苑社区成功创建嘉兴市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并已通过中国地震局评审,列入2015年第一批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并向上争取20万元投入全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科普示范社区创建。
  三是借力文艺科普宣传。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进行3次改造提升,使科普面积从100平方米扩展到500平方米,参加单位达11个,依托防灾减灾科普基地,嘉兴率先承办防灾减灾文艺巡演活动,编排防震减灾的情形戏、诗歌等节目,与浙江咸亨国际通用设备公司国际应急装备中心协商组织应急装备体验训练,并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在电视台“平安建设栏目”嵌入专题节目,针对热点问题开展宣传调研。2015年,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活动数十次、参加人数超万人,在全市各镇街道及市文化馆演出10场,组织防震减灾人员及镇街道震情速报员100多人赴杭州国际应急装备中心参加应急装备体验和训练,组织镇街道震情速报员40多人参加嘉兴市举办的防震减灾培训,播放防震减灾专题新闻报道6期,37篇动态报道被报社及网站录用,撰写调研报告2篇,其中《平湖市防震减灾规划研究价值》在地方地震工作杂志发表,《浙江平湖地震小区划研究应用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城市与减灾杂志发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嘉兴市科学技术局主办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环南路1469号中南大厦8楼 邮编:314050 电话:0573-82159809 传真:0573-82159810 邮箱:zjjxkjj@163.com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9003411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330400004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307号

技术支持:嘉兴市中科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