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科技动态
嘉兴市科技局局长陈新友接受记者团采访

发布日期: 2019- 03- 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字号:[ ]



3月19日,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中央、省(市)、市级媒体参与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媒体联合采访活动”来到第二站嘉兴。活动中,市委书记张兵向媒体介绍了嘉兴发展的五张金名片、四个定位,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新友介绍了嘉兴G60 科创走廊建设及发展情况,并接受媒体提问,发出了嘉兴的“科技创新强音”。

问题一:嘉兴是G60科创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嘉兴在实施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方面,开展了哪些探索?

答:我们在实施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上开展了系列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施科技管理模式的改革。加快科技专项资金对创新主体的支持从单一竞争性项目支持向普惠性政策支持的转变,政策支持领域已覆盖到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建立了科技创新券跨区域使用、全链条支持和高效率使用的全新模式。目前上海已有680家机构和10250台套大型仪器可为嘉兴企业提供1.3万项技术创新服务。2018年度,全市科技创新券发放7004.38万元,确认使用4491万元,同比增长89%,在检验检测领域,嘉兴科技创新券在上海使用近300万元。

二是实施科技服务手段的创新。推广“企业研发费用电子归集”,研发项目可在网上实现企业自行填报,税务、科技部门在线审核,可以把企业的加计扣除项目进行核算。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企业研发项目网络化管理、项目化归集、自动化核算,有效解决了研发项目普遍面临的鉴定难、信息不对称以及企业研发费用辅助账核算复杂的问题,也实现企业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让数据在网上跑。系统数据反映:2018年度,全市有2195家企业实施研发活动,比上年增长24.9%,研发项目数13672个,研发支出总额136.25亿元,加计扣除总额达99.42亿元,加计扣除金额比上年同比增长55%。

三是实施科技服务领域的拓展。探索性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委托专业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开展平台组建和运维服务,打通科技金融供需双方的平台通道,有效解决科技金融政策碎片化、工作手段单一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平台已纳入科技型企业2099家、科技金融机构11家,累计授信余额43.3亿元,贷款余额28亿元;2018年,全市专利质押融资登记额达21.7亿元,列全省第2位。

问题二:在G60科创走廊3.0版之前,就有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说法,嘉兴在这方面的工作有什么比较优势的基础?

答:嘉兴是G60科创走廊最早的倡议者和推动者之一。2016年,嘉兴市科技局就会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开展沪嘉杭G60科创走廊规划思路课题研究;在2017年嘉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打造“两区一城一走廊”的战略构想,其中“一走廊”就是要打造沪嘉杭G60科创走廊;2018年,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方案中也将嘉兴G60科创走廊作为浙江省重点打造的三条廊道之一。

嘉兴打造G60科创走廊已具备良好基础。嘉兴是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目前拥有3个“科技”国字号:即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一直以来,我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具有较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嘉兴发展全局的核心和战略位置,加大投入,健全政策,集聚资源,科技创新实现了三个显著提升:

一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8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2%,居全省第二。全市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园区6个,省以上高新园区总数居全省首位。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是全国首个跨省市、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区。嘉兴市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综合评价居浙江省第二位。全市已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42家、众创空间49家、星创天地2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9家,居全省第二位,在全省我们率先实现了国家级孵化器县(市、区)全覆盖。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显著提升。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2.4%,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年新认定数由2016年的184家,2017年241家,2018年达到393家,连续两年新认定数列全省第二;全市14家企业入围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仅次于杭州、宁波;7家单位成功入围浙江省首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家成功入围首批省级高新技术特色小镇,总数均列全省第二位。

三是校地(院地)合作量质显著提升。2004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直接推动、大力支持下,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成功落户嘉兴,成为浙江省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的先行者、领跑者。目前全市已累计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创新载体351家;创新人才不断集聚,联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全球布局建立8大“嘉兴•海纳孵化器”,推动人才项目“孵化在海外、转化在嘉兴”。截至目前,已累计入孵项目600余个,“带土移植”项目近70个。已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90家,引进签约院士114名;累计遴选人才项目1021个,人才净流入率进入全国十强。

同时,嘉兴区位优势显著,承接沪杭创新辐射效果明显,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问题三:嘉兴在参与建设G60科创走廊过程中,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有怎样的考虑?

答:G60高速轴线既是产业发展、科创资源、功能配套的联动轴线,也是我市科创平台有机串联、纵横向空间链式拓展的主要脉络。

我们考虑,嘉兴G60科创走廊总体定位是打造“一城两带”:

一城,就是全域孵化之城,要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推进省校和院地合作示范区建设,把嘉兴打造成为在长三角具有特殊影响力、以全域为特征的“科技企业孵化之城”。

两带,一个是高新产业集聚带。主要依托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协同,着力推动产业集聚、人才集中、功能集成,打造若干个高能级和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另一个带是协同创新示范带。就是要充分发挥嘉兴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与沪杭对接联动,加快空间聚合、资源整合、设施汇合、文化融合,打造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和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副中心,形成长三角创新高地,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和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问题四:张兵书记提到的依托G60科创走廊,将全市重大科创平台串珠成链,形成创新创业创造的集聚效应,是怎么样的考虑和布局?

答:利用G60科创走廊串珠成链,就是要着力构建“一核引领、两翼联动、多点支撑”的总体空间格局。

一核,就是嘉兴的科技创新核心区、主平台,以嘉兴科技城、秀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大科创平台为骨架,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为重要支撑,打造嘉兴主城区的创新引领高地;

两翼,就是临沪和临杭两条产业创新带:

东翼是临沪产业创新带,主要依托嘉善科技新城、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海盐核电关联高新技术产业园、嘉兴港区杭州湾新经济园等科创平台,建设临沪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带,引领带动浙沪融合发展;

西翼是临杭产业创新带,主要是依托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等科创平台,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和浙江大学的品牌与溢出效应,联动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临杭产业创新带。

多点,即创新网络节点,依托高能级创新策源载体、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小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高科技产业合作园区等,发挥创新载体对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协同联动作用,加快创新主体培育,集聚优质创新资源。

依托这种“一核两翼多点”的格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同时,建立让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联动的政策链,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重点构建未来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三位一体的创新产业体系。未来产业将聚焦柔性电子、人工智能芯片、AR/VR、氢燃料电池等产业,大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团队,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和产业化。新兴产业主要以新能源、航空航天、科技服务业为重点,着眼对接沪杭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链升级需求,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将突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纺织服装业,大力提升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问题五: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二次联席会议也即将召开,下一步主要的工作是哪些?

下一步,我们主要是按照嘉兴G60科创走廊规划方案,抓紧实施,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我市突出的区位、平台、创新、开放等组合优势,面向国际国内聚合创新资源,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共建创新共同体,提升协同发展水平,构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创新格局。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加速区域基础设施的有效贯通,创新要素流动共享和平台项目的合作共建,加快构建统筹协调新机制。

二是优化创新生态。充分考虑科创走廊跨区域的特点,以共建共享一体化、协同化的创新生态体系为目标,加速完善规划政策对接、业务系统互联、数据资源共享,在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上先行示范,打造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各类创新创业赛事,着力打造G60科创走廊的嘉兴名片、活动名片和文化名片,形成品牌效应,提升G60科创走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把创新活力新城的城市名片擦得更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嘉兴市科学技术局主办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环南路1469号中南大厦8楼 邮编:314050 电话:0573-82159809 传真:0573-82159810 邮箱:zjjxkjj@163.com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0900341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30400004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307号

技术支持:嘉兴市中科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